出自《论语·雍也篇》中的成语及解释

2023-05-12 18:09:15

出自《论语·雍也篇》中的成语及解释

【行不贰过】——指犯过的错误不再犯。 ——出自《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周急继乏】【周急济贫】【周贫济老】——周:接济。继:帮助。救济帮助有急难和贫乏的人。 ——出自《论语•雍也》:“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   【瑚琏之器】——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 ——出自《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日:'赐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瑚也。’”   【犁生骍角】——指杂色牛生纯赤色、角周正的小牛。比喻劣父生贤明的儿女。 ——出自《论语•雍也》:“子谓仲弓,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邢昺疏:“杂文曰犁。骍,纯赤色也。角者,角周正也。舍,弃也。诸,之也。仲弓父贱人而行不善,故孔子称谓仲弓,……言仲弓父虽不善,不害于子之美也。”   【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出自《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出自《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陋巷箪瓢】——陋:简陋,窄小;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住在陋巷里,用箪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极为穷苦。 ——出自《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不改其乐】——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出自《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不堪其忧】——忧:愁苦。不能忍受那样的愁苦。 ——出自《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立人达人】——立:建树,成就;达:发达,显贵。旧指帮助人建立功业,提高地位。 ——出自《论语•雍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祝鮀之佞】——祝鮀,春秋卫人,能言善辩,或指其善以巧言媚人,后因以为佞人的典型。 ——出自《论语•雍也》:“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於今之世矣。”   【行不由径】——径:小路,引伸为邪路。从来不走邪路。比喻行动正大光明。 ——出自《论语•雍也》:“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文质彬彬】——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合适当。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 ——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先难后获】——难:艰难,劳苦;获:收获。先付出劳动然后再取得收获。比喻不坐享其成。 ——出自《论语•雍也》:“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乐山乐水】——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出自《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从井救人】——从:跟从。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出自《论语•雍也》:“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出自《论语•庸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博文约礼】——博: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出自《论语•雍也》:“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能近取譬】——能就自身打比方。比喻能推己及人,替别人着想。 ——出自《论语•雍也》:“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博施济众】——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出自《论语•雍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敬而远之】——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出自《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出自《论语·雍也篇》中的成语及解释

  • 相关推荐

【出自《论语·雍也篇》中的成语及解释】相关文章:

Copyright©2006-2023 短文学 www.cdrckt.cn 版权所有 手机版 渝ICP备2022004680号-2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