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抔黄土寄乡愁

2023-08-30 09:15:35

一抔黄土寄乡愁

清明节快到了,人们无论再忙,也无论走多远,都要回到老家祭祀祖宗。一个月前,秋英来电话说,清明节前她将和弟弟妹妹们一起回老家扫墓,要我给她们在宾馆预订8个标间。秋英是表叔的大女儿,表叔的家人虽然远离故土,但每年这个时候,就千里迢迢赶回老家来为祖宗扫墓。
秋英比我小一岁。表叔早在1952年调到山西太原某大学任教,远离了家乡。表婶也随表叔去了太原。留下大女儿秋英在老家和爷爷奶奶过日子,可是秋英高中毕业后考上了大学。秋英走了,屋里就只有我的姑婆和姑爷两个老人。那年姑婆70多岁,姑爷可是耄耋老人了。我有时去看姑婆,走进他们家,一座老屋就像掏空了似的,空空荡荡,冷冷清清。说及远走高飞的表妹,姑婆就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表叔在山西又有了5个孩子,一共4女2男,也就是说,我有4个表妹,2个表弟。因为路途遥远,那年头交通又不方便,回一趟老家不容易,坐了火车换汽车,途中还要转车、住宿,需要几天才能到达。因此,表叔也想把两个老人接出去,但是我姑爷不习惯北方的生活,他不愿意离开老家,姑婆就只好陪着姑爷,两个老人守着空巢。不过表叔很孝顺,每个月都按时给老家的父母亲寄上生活费,两个老人吃穿不愁。说实话,表叔也不容易,他像一根长长的扁担,一头挑着事业,一头挑着乡愁。
1978年,姑婆83岁,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突发心梗去世了。我拍电报到太原,表叔却随团到国外考察去了,一时回不来。只有表婶、表妹秋英和一个大表弟三个人赶回老家治丧。秋英非常悲痛,泪眼婆娑。她说:“我是在奶奶的怀抱里长大的。可是为了自己的前途远走高飞,奶奶临终前我却不在她身边。”她悲痛欲绝,扶着灵柩喊:“奶奶呀,我太对不起您呀!”我在一边听了也忍不住流下眼泪。 又过了几年,姑爷95岁了,就像一盏耗尽了油的灯熄了。表叔接到电报急着赶回老家,谁知一出门就被一部小车撞了,立即送进医院治疗,表婶不得不在医院侍候,真是祸不单行。虽然秋英带领二妹和大弟回老家为爷爷治丧了,但作为儿子的表叔感到非常愧疚,为了事业远离家乡,未能在父母亲跟前尽孝。母亲临终,他未能回去吊唁;父亲临终,他又未能回去吊唁。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自从车祸之后,表叔留下了残疾,行动不便,他再也回不了老家。家乡的老屋,家乡山头上父母亲的墓地,成了他这辈子挥之不去的乡愁。2008年,88岁的表叔也走完了人生的最后历程,临终前他还念念不忘自己的老家,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你们有机会回老家,给我带上一些家乡的黄土。”
去年,表婶也去世了,享年93岁。儿女们把她的骨灰跟父亲的葬在一起,定格在太原的公墓上。未来的事情难以预料,表叔当年去太原工作,肯定不会想到,他们夫妇从此再也回不了家乡,他们和父母亲将永远天各一方。
清明节的前一天,秋英又来了电话,她告诉我说,她和女儿将于上午11点46分从太原起飞,下午2点多能到厦门,然后坐4点50分的动车回长汀,大约傍晚7点半左右能到。二妹、三妹、四妹也同车到达。而大弟和二弟则于第二天8点20分从北京飞往厦门,然后坐动车回长汀。实际上是6个家庭的人口,其中有的晚辈是第一次回祖籍的,长汀是什么样子,他们还没见过,只知道自己的根在这里。

60多年前表叔去了北方,在那里教书育人,也在那里繁衍生息,如今人丁兴旺,子孙满堂了。而且他的子孙们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都很有出息,有的是政府机关的公务员,有的是中学高级教师,有的是大学教授,有的是国企老总,两个孙女竟出国深造,一个在美国,一个在英国,各有各的事业,平时也聚少散多。这次终于商定在清明节前,大家从不同地方飞回老家,寻根祭祖。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一抔黄土寄乡愁

  • 相关推荐

【一抔黄土寄乡愁】相关文章:

每日好诗|只有爱情和春天,令我折腰下身2023-08-30 09:15:35

Copyright©2006-2023 短文学 www.cdrckt.cn 版权所有 手机版 渝ICP备2022004680号-2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