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的花草树木郁郁葱葱,一枝一叶的农作物籽粒饱满,秋天更是山里孩子最幸福的季节,在我的记忆里姜家岭头那片荞麦地富有诗画般的意境。
至今我还清楚的记得立秋节气到来的时候,姜家二爷就嚷嚷着该下荞麦种子了。一场秋雨刚过,晨曦下的社员们满脸泛着红光,扛起头从岭南岭北聚拢到姜家岭头,认真地刨挖着坡地。姜家二爷一手提着盛满荞麦种子的斗,一手从斗里抓起种子抡圆了手臂,只听见种子唰唰唰的落地声。平整过的坡地蒸腾着湿气,随微微的晚风缓缓飘动,那是山里人最幸福的希冀。
------
秦岭山是我国南北方的分水岭,终南山一段更是这条龙脉的黄金身段,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里的农业生产活动发达,居住在终南山上的农户凭借山上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种植荞麦收获颇丰。
荞麦生长期极短,喜阴耐寒。那片荞麦地位于岭头偏西的坡上,这块坡地没有成材的树木,头年开荒撒的半斗荞麦种就收获了十石粮食。我们每次放学回家路过这里都要逗留片刻,观察荞麦是否破土发芽。有一天坡地上终于长出了一片绿油油的苗子,这苗子似乎懂得我们的心情一天一个样,蹭蹭往上蹿。我们不敢进入红杆杆绿叶叶的荞麦地,怕踩坏那一株株可爱的精灵。中秋节刚过,那片荞麦地就成了一片淡红色的花海,惹得蜜蜂频频盘旋其中。
荞麦杆茎只有30——50公分高,猫着腰收割是件辛苦事,我的爷爷们硬是把辛苦事变得快乐。荞麦割倒后要堆在地里荫干,打碾前才背回场上晾晒。七爷说割麦堆嵇子有窍道,记住“扑棱——捺——提——捺”就不难了。说话间提起割倒的荞麦悬空成蝴蝶飞舞状,迅速捺在地上。惹得大家笑出了眼泪。
成熟的荞麦籽粒呈深褐色,三角形状,最早的荞麦实物出土于陕西咸阳杨家湾四号汉墓中,距今已有2000多年。陕西咸阳马泉和甘肃武威磨嘴子也分别出土过前汉和后汉时的实物。后魏《齐民要术》中,对荞麦的栽培技术、食用方法和食疗作用等,有较详细的记述。又有青藏高原是荞麦故乡的说法,这是因为青藏高原地区广泛分布着野生荞麦。人们发现了野生荞麦能食用,就开始尝试着对它进行人工栽培。在栽培荞麦的过程中,人们慢慢地总结了荞麦的种植经验并广为流传,首先由中国传至蒙古和俄国,而后传至欧洲。
------
荞麦种植技术和食用是中国人的创造,是人类对自然界诗意般的发现,亦是自然界无私奉献给人类的佳禾。
荞麦面是不可多得的食疗佳品,“荞麦颗三棱子,放屁咋个拧绳子”这句有跳跃感的俏皮话,是那个时候男女老少常说的话。荞麦面性甘味凉,可以做面条、饸饹、凉粉等食品。有开胃宽肠,下气消积。治绞肠痧,肠胃积滞,慢性泄泻的功效。那时候,奶奶经常用荞麦面给我们烙油旋卷卷。母亲也经常在熬稀饭时把烫好的荞麦面捏成一团,用拇指摁在面团中央迅速旋转,瞬间就把做好的窝窝头丢进滚烫的稀粥锅里。几分钟后劲道而又软和的窝窝头就出锅了,蘸上辣子醋水水囫囵吞枣下肚真叫享受。
荞麦真是个宝贝作物,使用荞麦壳填充的枕芯有助入眠,清凉降压。打碾后的荞麦杆茎亦可做成食用碱面,时至今日我还清楚地记得烧碱面的场面:夕阳西下,瓦蓝色的天幕下,老爷爷吆着牛拉碌碡在打碾场上转着圆圈,有人挥举大扫帚,在打碾场四周把没碾到的麦秸撩进碾场,碌碡下不时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荞麦收成了堆,秸秆堆在一起,等人点火焚烧。火点着了,引来一群好奇而又调皮的小伙伴,争着抢着抓起秸秆围着荞麦秆堆玩耍起来。老人们就大声呼叫:“碎怂,走远!火不能太旺,要捂着烧。”有人便从屋里端来一盆水,均匀地泼洒在拾起的火苗上,据说捂着烧能提高碱的浓度。我和小伙伴们就安静下来,看着秸秆堆冒着缕缕青烟,看着忽明忽暗的火苗吞嚼着荞麦秆。烧碱很费时要不停地往秸秆上洒水,烧秆的过程甚至要持续四五个小时。要出碱面还得把烧好的灰化成水,然后把沉淀了的清水倒进锅里熬炼至水分消失,锅底那层白色的粉末就是上好的碱面了。
本文标题:那片荞麦地美好源于终南山里的自然风景
- 相关推荐
【那片荞麦地美好源于终南山里的自然风景】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