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知道这样一个例子:他生于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精通九国语言,获得十三个博士学位,他却毕生不遗余力地从事中华文化输出工作,成为中国人中独立完整英译儒经的开拓者,成果斐然,极具世界效应,1913年还被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者,但是那年诺奖却给了泰戈尔。泰戈尔中国之旅也特别向辜鸿铭请教。而辜鸿铭却认为泰戈尔不通易经,没有资格讲演 惟精惟一 那种高深的真理,劝他回印度整理诗集去,不要再讲演东方文化了。除了这,他也是唯一一个骂外国人还深受爱戴的,就著作在欧美的阅读范围和产生过的轰动效应而言,辜鸿铭当之无愧称得上是近代中国第一人。丹麦评论大家勃兰兑斯更是称他为 现代中国最重要的作家 。诸如此类的评价还有很多,不知你听的怎么,反正我讲的过瘾。言归正传,我要讲的就是他的故事,他在在小的时候就受到义父布朗的赏识,并且义父告诉小辜鸿铭:你的祖国正在被放在案板上,侵略者正在分食,希望你能学通中西,担起富国治国的重担,教化欧美。这话在当时听起来像天方夜谭,没想到这话竟然深深烙在小辜鸿铭心里,然后他就被送往西方求学,学业有成之际在新加坡语言大师马建忠建议下,欣然回国,研究宣传儒学。我说他是个好高骛远的人不足为过,从文化入手来治国富国难免有些滑稽之谈。老头硬是讲儒学独立的译成外文。有人嘲笑他,欺辱分割他的祖国,这个顽固的中国人以狂放的姿态,带泪的表演,以狂放来保护强烈的自尊。让人心生敬佩,这个故事本该有很多寓意,我却只想得到一条,只有敢在云端跳舞,贴在地面行走才有意义。
本文标题:好高骛远未尝不可
- 相关推荐
【好高骛远未尝不可】相关文章:
前期被爱情蒙蔽了双眼,二婚终于收获了爱情,大娘子刘琳还是这样的感情史?2023-10-07 17:3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