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个幸运的人?
文/ Windy Liu
一
“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吗?”
这是松下幸之助在招人的时候必定会问的一个问题。
幸运,就是一种难得的好事情,竟然意外地发生了。
而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Yes”。
因为依据过往的经验,我发现自己身边总是会有很多意想不到却又合乎情理的好事发生。
不过,似乎每个人对于幸运的感知是不一样的。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高中的时候,主人公的一个同学在上学的路上发生车祸而失去了右腿。那个时候,他心里非常矛盾,不
知道要不要去看这个同学,因为在他看来,面对如此的不幸,他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安慰同学。
过了很多年之后,他还是和几个老同学一起去了他家。让他惊讶的是,同学的状态并没有如他所想的那样——沮丧,消沉,反而是拄着拐杖,笑盈盈地带着他们参观他最近的画作和广告设计图。
他的同学说:“当发生车祸的时候,我以为自己会死掉;在医院治疗的时候,我以为自己一辈子都只能躺在床上了;出院之后,我以为自己没有办法再做任何有意义的事情……不过现在,我依然好好地活着,还有健康的左腿,而且我的设计师梦想也并没有中止,非常感谢,我依然还幸运地拥有着整个世界。”
故事里的主人公
选择了一种不幸的感知方式,他认为发生这样一场车祸,就等于把
一个人给毁了,而出车祸的同学选择的却是一种反证自己幸运的感知方式,结果他的
生活不断在证明着他的幸运。
其实,幸与不幸,不过是你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感知方式。
就像爱问别人幸不幸运的松下幸之助,在他看来,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幸的人,他就会把这种对不幸的感知带入到组织中来,通过他的言行举止不断地去找到证明自己不幸运的证据。
反过来,一个始终认为自己的幸运的人,他往往就会习惯于在
工作生活中搜寻证明自己幸运的事情。
二
幸运的发生,看似意外,却又感觉有迹可循。
周围存在的客观世界,在我们眼里并不客观,反而是夹杂着我们的想法,观念和感觉,这些背后的信念往往都是主观的,依赖于我们头脑中的一套认知框架。
这就是一种『框架效应』,让我们根据自己的感知偏好,选择性地接纳事实,选择性地看到我们框架里认可的东西。
所以,对幸运的不同感知,其实就是不同的人选择了不同的认知框架。
这么说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带着一副有色眼镜在看这个世界,过滤掉自己认知框架里不支持的东西,只留存那些我们认同的部分。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准备下周出发去北京,你就会发现网上到处都有与北京相关的信息,周围
朋友同事间的很多话题也和北京有关系。事实上,与北京相关的信息一直都是这么多,只不过当你在『认知框架』里添加了“北京”这个关键字之后,你就有了一种主动感知“北京”的意识,而这种意识会像雷达一样,自发地寻找到有关“北京”的讯息,忽略其他信息。
面对同一个事实,幸运或者不幸,取决于我们所选择的那个『认知框架』。
就像沙漠中两个迷路的人,都只剩了半瓶水。
一个人说 ,惨啦,只剩半瓶水了。
另一个人说,太好了!还有半瓶水!
结果,前一个人倒在了离水源仅有几百米的地方,而后一个人凭着半瓶水走出了沙漠。
当你选择了一个“自己是幸运的”这样一种认知框架,你的意识就自然会去搜寻那些与幸运相关的事实,并且自动忽略那些让人沮丧悲观的不幸。
这时候的你被一种『幸运的认知框架』裹挟着,你的思维和行动会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又会强化你的认知,让你在无意识中去做好那些与幸运有关的事情。
科学地说,幸运就是一个概率问题。但是,如果你选择相信自己是幸运的,那你付出的
努力,思考的深度和广度,比起没有这种信念的人,就会有很大不同,而
成功的可能性(所谓的概率)也就大大高于不相信自己幸运的人。
幸与不幸,也许只是一念之差,但结果却大相径庭。
三
既然『框架效应』的力量如此强大,那是不是只要相信自己是幸运的,那就必然得到幸运的结果呢?当然不是!
有句话叫“越努力越幸运”,它其实是有着非常科学的逻辑道理的。
你身边肯定有过这样的同学或朋友,每天和我们做的事情大体上也差不多,不过他们每天总是愿意花点时间去背几个单词,看几页书,健身一会,学习一个新东西。这样的努力在我们看来微乎其微,微小到我们常常不屑于做,甚至完全不觉得他们做了这点事情就会比我们厉害。
结果有一天,你发现这个身边的人突然就比我们厉害了,或是进了一家更好的公司,或是自己独立出来做更有价值的事情。这时候,我们才意识到了差距,但却只能自我安慰地回应一句——“没想到他这么走运!”
细究下去,这种出其不意的巨大差距,意料之外的他人之幸,却正是那些细微到不值一提的努力所持续构筑的。
这背后其实是有着深刻的科学原理的——
前提条件:假设一个人的初始价值是1
如果一个人每天比昨天进步1%,那365天之后,他的价值就是1.01^365 = 37.8
(1 + 0.01)的365次方
如果一个人每天比昨天退步1%,那365天之后,他的价值就是0.99^365 = 0.03
(1 - 0.01)的365次方
多么可怕的比较,如果把进步增长率换成2%,你会发现差距更大。
这背后就是复利的力量,而这也是“越努力越幸运”的科学解释。想要越幸运,不仅仅需要努力,还需要持续的努力,而这种持续性,反映了一个人是否有坚持的决心和耐心的品格。
生活其实很简单,要么你一直持续成长,正向复利让你越来越厉害,结果自然会收获意外的好运;要么你停滞不前,甚至成长倒退,那负向复利会让你越来越平庸,也越来越不幸。
4.
英国赫特福德大学的社会心理学教授Richard Wiseman,花了十余年时间研究幸运与人类行为的关联。
他在其出版的著作《幸运要素》(《The Luck Factor》)里谈到了许多与幸运相关的自身行为和处理模式,他认为:“幸运不是魔法,也不是上帝赐予的礼物。幸运与否,是由你的思想和行为指向决定的”。他认为概率的因素占了约10%,其余的90%的幸运因素均取决于自身。
他还曾说,幸运的人,他们醒觉,他们灵敏,他们不吝啬尝试,他们更欢迎机会和新鲜事物的出现和发生。如果幸运就是正确的时间出现在正确的地方,或是在正确的地方做了正确的事情,那么所谓正确——都是取决于思想和行为是否在一个谓之“正确”的领域里。
根据Richard Wiseman的研究,运气好的人往往有如下三
个性格特征:
外向:这种外向,指的是一种积极主动地与外界交流,善于捕捉和寻找到新的讯息和机会。所以,我们可以在平时多参加一些新的活动,体验一些新的事物,即使是内敛的人,也可以尝试扩大自己与外界的交流圈。
开放:拥有这种性格的人,愿意尝试新东西,甚至愿意打破原有认知框架,获取新的思维高度。往往拥有开放性格的人,都拥有成长型人格,愿意不断进步,而这也是“越努力越幸运”的基础。
平和:这种性格的人不容易焦虑,紧张,能够
从容面对外界。而好运的人,恰恰也是那些没有负面情绪,做事放松的人。
俗语说,性格决定命运。改变自己的性格并不容易,但却并不是不可能。常常反思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其实就可以一步一步地重塑我们的内在性格,从而朝着『外向』,『开放』和『平和』的特质靠拢。通过内在品格的修炼来指导我们的思考和行动,那我们在生活中遇见幸运的概率要提高很多。
想要成为一个幸运的人,其实并不难。
首先你要选择一种幸运的认知框架;
然后,你得要懂得“越努力越幸运”的本质;
而最后,记得持续培养自己的内在品格。
还记得《阿甘正传》片头的那根羽毛,一直在空中飘舞,最后落在了阿甘的脚边,随后的是那句
经典台词——
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
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样的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将会是什么口味。
而我相信,幸运,也在那盒巧克力里。
在某天,某个瞬间,你拿起一颗,放到嘴里,然后,惊喜地会心一笑。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如何成为一个幸运的人?
【如何成为一个幸运的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