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书生在荒山,见到老头带一群狐狸读书,说的话很有哲理

2023-10-12 10:00:09

明朝末年,浙江有个叫龚新春的读书人,最喜欢游山玩水,也经常一个人在山水间留恋而不知疲倦。


 

这一天,龚新春又一个人来到温州一处大山里,穿行在山间草莽之中,虽然偶尔间会被荆棘刮伤,但他心里却非常享受。

突然,龚新春耳朵里传来一阵读书声,吓得他赶紧匍匐在地上倾听起来。心里却非常纳闷,如此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有什么人会在这里读书呢?

听了一阵之后,龚新春便确认了读书人所在的位置,悄悄靠近一点才发现,只见一个老头坐在中间的石头上,旁边围着十来只狐狸,虽然是狐狸,两只前爪却都捧着一本书,像个小孩一样在那里朗读。

老头很快就看到了龚新春,便站起来向他致意。而蹲坐在周围的狐狸也站起来,只靠两只后腿像人一样站着,一一对龚新春行礼。


 

龚新春心里想到,虽然眼前这一幕确实诡异,但既然狐狸们也知道读书,必定也是知书达理的,相信不会对自己怎么样,也就和老头狐狸们打躬作揖见礼,最后席地而坐讨论起来。

龚新春问老头说,你们为什么在这里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老头说,先生别见怪,我也是狐狸修成人形。在我们狐狸一族,想要修炼成仙有两个方法,一是汲取天地日月之精华,参拜星斗,时间一长就能慢慢通灵,身体也会发生变化,最后就能修成正果。

但这是从妖到仙的途径,经常会走火入魔误入歧途,最后前功尽弃而无法修炼成仙。

第二种方法就是先修炼成人形,只要有了人形之后,慢慢读书学习知识,同时就可以修炼内丹,这就是从人道而成仙。


 

这种途径比较安全一点,但吐纳导引需要更漫长的时间,同时还需要坚定的意志,才能获得圆满。但只要到了最后阶段,倒是一路畅通,危险也消失了。

所以,我们在这里也学着读人类的圣贤之书,琢磨人们的三纲五常大礼,只要心智开窍了,形体也就变化了。

龚新春听了也觉得有道理,就接过狐狸手里的书来翻了一下,都是五经论语孝经孟子之类的文字,可惜只有原文,没有任何的注释。

龚新春很奇怪,便问你们的书为什么没有注释,不像人间常有的经书,都有前人留下的注解,读起来不就事半功倍吗?

老头子呵呵笑道,我们读书,只是为了开明心智,懂得天道大理。而圣贤的经书,其实并不晦涩难懂。


 

反倒是后人的注解,很多都是个人之见,把原本简单的道理解释得非常复杂,反倒让后世读书的人难以明白那些浅显存在的道理。

我们如今就这么口耳相传,都能明白经书里的道理,哪里需要那些没用的注释?

龚新春听了很不以为然,认为他们到底是狐狸,不像人类这样开通。便告诉老头说,你们读书要善于博采众家之长,这样只凭自己的理解,只怕也难以真正汲取圣贤的精神奥义啊。

老头听了也不再多说,龚新春问他今年多大了。老头回到说,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多少年岁了,只记得我像这些狐狸一样开始读书的时候,你们人间还没有印刷的书,那时候都是手写的文字。


 

龚新春听了心里一惊,便问他知道哪些朝代,最开始的时候与现在的世情有哪些差异。

老头说,现在的习惯已经有很大变化了,在唐朝之前,只有儒者才是圣贤,到了北宋之后,一些小地方的人也被别人称为圣贤,这就是最大的差异。

龚新春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看着天色也不早了,便和老头以及狐狸们告辞离开。


 

第二年,龚新春再次来到这处山上,竟然又遇到那个老头,想要走过去和他说话,但老头不再搭理他,低着头径直走进了草丛里。

本文标题:民间故事:书生在荒山,见到老头带一群狐狸读书,说的话很有哲理

  • 相关推荐

【民间故事:书生在荒山,见到老头带一群狐狸读书,说的话很有哲理】相关文章:

Copyright©2006-2023 短文学 www.cdrckt.cn 版权所有 手机版 渝ICP备2022004680号-2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