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夜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赏析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天气寒冷,人在睡梦中被冻醒,惊讶地发现盖在身上的被子已经有些冰冷。疑惑之时,抬眼望去,只见窗户被映得明亮亮的。开篇先从触觉(冷)写起,再转到视觉(明)。冷字,暗点出落雪已多时。一般来讲,雪初落时,空中的寒气全被水汽吸收以凝成雪花,气温不会骤降,待到雪大,才会加重寒意。讶字,也是在写雪。人之所以起初浑然不觉,待寒冷袭来才忽然醒悟,皆因雪落地无声。这就于寒之外写出雪的又一特点,正如陶渊明写雪名句所谓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这两句是写人的所感所见,虽全用侧写,却扣题很紧。感到衾枕冷正说明夜来人已拥衾而卧,从而点出是夜雪。复见窗户明,从视觉的角度进一步写夜雪。夜深却见窗明,正说明雪下得大、积得深,是积雪的强烈反光给暗夜带来了亮光。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这才知道夜间下了一场大雪,雪下得那么大,不时听到院落里的竹子被雪压折的声响。这两句变换角度,从听觉(闻)写出。用的是倒装方式,上句是果,下句是因,构思巧妙,曲折有致。人选取折竹这一细节,衬托出重字。通过积雪压折竹枝的声音,判断雪很大,而且雪势有增无已。诗人的感觉确实细致非常。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显示出雪夜的宁静。
这一结句以有声衬无声,使全诗的画面静中有动、清新淡雅,真切地呈现出一个万籁俱寂、银装素裹的清宁世界。可与王维诗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鸟鸣涧》相媲美。
本文标题: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 相关推荐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