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2024-02-28 21:32:23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赏析

  这首作于上元二年(761)成都草堂。诗以野望为题,是诗人跃马出郊时感伤时局、怀念诸弟的自我写照。

  首两句写野望时所见西山和锦江。西山在成都西,主峰终年积雪,因此以白雪形容。三城,松、维、保三州,(在今四川松潘、理县一带),此时驻军严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镇。南浦,南郊外水滨。清江,锦江。万里桥,在成都城南。中间四句是野望时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三四句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杜甫四弟:颖、观、丰、占。只杜占随他入蜀,其他三弟都散居各地。此时一身遥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诗人怀念家国,不禁涕泪横流。真情实感尽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动。

  五六句又由天涯一身引出残年多病,未贡微力,无补圣朝的内愧。供,付托。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杜甫时年五十,因此说已入迟暮之年。他叹息说:我只有将暮年付诸给多病之身,但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是很感惭愧的。

  杜甫虽流落西蜀,而报效李唐王朝之心,却始终未改,足见他的爱国意识是很强烈的。中间四句,由于连用对偶尔将诗人的家国之忧,身世之感,特别是报效李唐王朝之心,艺术地得到有效概括。

  七八句最后点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忧虑。人事,人世间的事。由于当时西山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赋役负担沉重,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转萧条的隐忧。这是结句用意所在。诗人从草堂跨马,走出南郊,纵目四望。南浦清江万里桥是近望之景。西山白雪三城戍,是远望之景。他由三城戍引出成乱的感叹,由万里桥兴起出蜀之意。这是中间四句有关家国和个人忧念产生的原因(美文网 )。

  杜甫跨马出郊,极目四望,原本为了排遣郁闷。但爱国爱民的感情,却驱迫他由望到的自然景观引出对国家大事、弟兄离别和个人经历的种种反思。一时间,报效国家、怀念骨肉和伤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集结心头。尤其为迟暮多病发愁,为涓埃未答抱愧。

  此诗前三联写野望时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向外观察转为向内审视。尾联才指出由外向到内向的原因。在艺术结构上,颇有控纵自如之妙。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 相关推荐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相关文章:

Copyright©2006-2023 短文学 www.cdrckt.cn 版权所有 手机版 渝ICP备2022004680号-2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