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中的北京》 张莉 主编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散文中的北京》收录了27位作者关于北京的散文佳作,时间跨度近百年之久。在我看来,主编辑录文本的同时,亦是在编织北京的一张有趣的文化地图,它同时也是读者了解北京、进入北京的一部指南。27位作家对北京进行了“有情”的考察,构成了足够吸引我们前往的文化地标。文字当然不同于图层与比例尺,因为它要达成的是真切情感的通达,要将泥瓦砖石、物产风情、花草果木、地标名胜与有温度的人情联动起来,这正是本书为什么选择散文这一体例的原因所在。种种现实大潮和主义思潮掠过,有情且真实的散文较之于小说、诗歌、戏剧等文体,是更可感的雪泥鸿爪。
一
书中所辑录的27篇散文,被划分为“北京的思与情”“北京的人与事”“北京城的风景”三部分,涵盖了自现代以来不同代际的作家。这样遍及过去近百年时间线的选取范围,几乎将个体能够对北京产生的真实感受全然囊括其间,构成了一道从“现代北京”走向“此刻北京”的文学脉络。编者在这样的安排当中是否想传达出北京风貌的“变”与“不变”?这就是《散文中的北京》有意思的地方——序言中的那句“北京为何如此迷人”,既有散文状摹与抒发出来的迷人,也有读者阅读中想象与思索带来的迷人。而无论是“北京的思与情”还是“北京的人与事”,抑或是“北京城的风景”,编者都辑录了9篇经典的散文。以数字“九”比附真正的北京内城,三个部分呈现出三幅北京图景,就好似三座北京城,让读者依循各自的九座城门穿过时空区隔,进入到那座迷人的北京城当中去。
“北京的思与情”中有置身京外的怀想者,也有身处北京城内的观察者、体验者。战时身处青岛的老舍将北平内化于心,等视于自己的心灵史而非“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北平的俊伟而近自然、严整却顶可爱是西方任何一座历史名城都不能比拟的,老舍对北平难以用诗表达的爱体现在细微之处,家与城、城与国在他的笔下汇成一脉。同样是从北京城谈及家国意识,沈从文在抗战胜利之后重返北平,城内的景象让他转向如此一座文化名城如何引发中国人对祖国过去和未来深刻的爱的思索。废名和邱华栋,不同时代的外乡人,前者眼中的北京是那个乡土气息的北京,后者眼中的北京是新时代的北京,包容多元、飞速运转也杂驳迷乱。谈及个体生命经验中的“北京记忆”时,也不尽相同——林海音面对记忆中的北平有述情的温和诗意与不得归乡的愁苦;乔叶对北京的回忆集中于大中见小的人际生活片段;而祝勇的记忆则是一种民族集体记忆,是对历史的回望,希冀以此探因北京作为皇城的兴衰起伏。
二
“有情”的抒发仍需依托实在的景象,才能达到一种“以虚击实”的雅量。而在景象当中,人的活动是促成城市文化与城市品格塑成的重要一环,关照这座城市中具体的人以及具体的人参与到的具体的事,成为回答北京为何如此迷人的另一种必需。
北京的胡同是城市格局的一种,也是北京文化与精神特质的毛细血管,汪曾祺写胡同居民的民生百态,看到了“忍”的市民文化精义正来源于此。叶广岑对颐和园与童年经验的回忆有让人落泪的超越地域的感染力,在个人表达之外思考这种感染力的来源,就会导向对“京味”这一“事”的考察。“京味”能够在当代文坛有如此之大的影响力,正是在作者个人经验书写的基础上实现了对地域概念的超越。除了体现在肖复兴《老北京的夏天》中列举的物产之外,正如刘一达认为的那样,“京味”也是一种从长期生活经历中萃取出来的文化观念。同时“京味”也是需要依时而变的,石一枫理解的“京味”既关注当下也介入当下。今天重提“京味”,不应该是某种腔调的继承,更应该是类似于经典作品中触及社会历史问题的那种视野与眼界。
“北京的人与事”面向的“人”当中,有久居于此的老北京,有从外地适居而来的新北京人,亦有改革开放后前来奋斗的北漂一族。明显能够感觉到宁肯、彭程笔下的北京和徐则臣、袁凌笔下的北京在时空上或许存在一定交集,但给人以截然不同的时代感。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眼中是古旧与传统所面临的更迭,新北京人经历的是所处社会在短时间内发生的巨变,北漂一族则置身难得喘息的庞杂并经受奋斗生活的洗礼。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北京的另一迷人之处——假使身处北京,生活还在继续,时间还在前行,所面对的北京依旧充满着变更的无限可能,当下、未知、不可测……或许在有朝一日可能成为“京味”的新内涵。对于身处北京的读者来说,这正是富有共通感和参与感的部分,生活于斯,一不小心就会成为某一位或是某几位作家笔下的谁。阅读的过程,似乎也可视之为一种寻找自我存在镜像的过程。
三
北京变化如此之快,但北京城具备的那些不易流变的事物也需要得到文学的勘查,风景无疑是这样一种恒常的事物。俞平伯眼见的冬雪天的陶然亭、郁达夫笔下的四季北平、王统照难忘的卢沟晓月、杨朔摹写的香山红叶,尽管处在岁月与季节的流变更替中,却是恒常的事物,在当下的我们仍有机会亲眼见得。读罢此书,倘若前往陶然亭、卢沟桥、香山观景,游人便具有了两双眼睛,一双是接收即时所见的,另一双就是回忆文中所写的,这又是一种别样的观感体验。也正是带着这样“看北京”的方式,踏入地坛公园便会想到树下轮椅上的史铁生,穿过中山公园就会瞥见独自徘徊的周晓枫……“北京城的风景”不是简单的风景纪实,同时也在形成一个个散布于北京城的记忆触发点,这种记忆是种来自于作品的文学记忆。
某种意义上,散文对风景的书写其实也是“创造风景”,桥、月、红叶、建筑、古迹在王统照、杨朔、史铁生和周晓枫等人的行文中,正如柄谷行人在《日本现代文学起源》中所提示的,风景被视为是一种认识性的装置,它如何生发、如何出现不再是写作者关注的,状摹与刻写的最后都走向了写作者对于人内心的认识。这也正是辑录在这一部分的散文其高妙之处,写作者并非全然投心于外部的景象当中,置身其中却又对景象持有一定程度的“无视”,从而发现了风景中的“风景”,也就是写作者们想要传达给读者的内在思想。读者在接收写作者的思想后,走走停停于北京城各处时,又会融合自己的理解,北京风景对于每个所见之人的独特性正来源于此。譬如读过《我与地坛》之后重游地坛,你就会新奇地发现地坛不单是作为景点的地坛,也是史铁生的地坛与当代文学的地坛,带着这样先在的观念去面对风景,就形成了独属于观者你的地坛。
如今我们身处的北京,是邱华栋、徐则臣、袁凌笔下的北京,快节奏之下,我们似乎更加关注于“人与事”,而极易忽略“思与情”以及“风景”。这样看来,《散文中的北京》在散文集本身辑录的文学功用之外,对于我们重访北京城,兼具一种鲜活、生动、可感的指南功能。当下迅猛发展的北京让我们更接近于本雅明笔下的“都市漫游者”,我们走在道路上张望着这座城市,内心充满着好奇。从这个意义上说,《散文中的北京》的魅力在于从多个向度,把曾经那个有声有色的北京展现在我们面前,在我们走近北京的同时也让北京走入我们的内心世界。它让我们停留片刻,低下头去再次认识自己生活的所在地,从而更好地看待自己眼下的生活。《散文中的北京》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有温度的文化地图建构,让我们更好地感受“这时”和“这里”,完成在地文化身份确认,对这座城市形成更具情感和温度的印象。同时,它也为百年文学史中的北京书写,作了一个真切而又颇具美感的跋。
(原标题:北京一张有趣的文化地图——读《散文中的北京》)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刘溁德
流程编辑:u060
本文标题:《散文中的北京》:北京为何如此迷人?
- 相关推荐
【《散文中的北京》:北京为何如此迷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