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蜂窝炉取暖
崔方春
窗外几棵银杏、五角枫树的叶子变黄变红了,风一吹满地的落叶。小区更换暖气主管道工程进入尾声,工人们正在试压保温。不远处片区供热站高高的烟囱,随着燃气锅炉的调试,冒出了白色烟气。省城的冬天来了,取暖季马上就要开始。这时,我忽然想起了当年家家点火户户冒烟,依靠蜂窝煤炉取暖的日子。
从1979年结婚到1990年,有十余年的冬天,我们一家是在一只蜂窝煤炉陪伴下度过的。买炉子弄烟囱,买蜂窝(煤)搬蜂窝,支炉子安烟囱,准备引火柴,每年入冬前都考验着我这个主要劳动力。
第一年,从土产店买回空膛新炉子和镀锌铁皮烟囱,要提前用粘土和泥固定炉膛,晾晒后装烟囱。装烟囱要分清大小头,找好弯脖,拐来拐去通进墙体里的烟道。为充分利用热能,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多装一节烟囱。烟囱节与节之间,还要刷上浆糊,用裁好的报纸封好,以避免透气和倒烟。
我居住的第一套建筑面积27平方米的房子没有烟道,只好拿掉晾台门上亮的玻璃,用掏洞的纤维板重新固定后送出屋外。为防煤气中毒和倒烟影响炉火,还在窗外装了个丁子型“三通”。春天,撤掉炉子烟囱,要清理里面的炉灰烟油,晾晒后妥善保管,以备来年冬天再用。
持煤本按计划,去煤炭店一次次买蜂窝煤更是大考。蜂窝煤一般直径100毫米,高75毫米,孔径14毫米,孔数12个,燃烧值通常在4700大卡,每块可燃烧1.5小时左右。一天下来,约烧掉6块煤球、消耗10斤用煤指标。按当时的供应量,三口之家的千把斤指标,一般分三次买回家中。
首先,要找一家距离较近或排队人较少的煤店,万紫巷、大观园、三里庄等几个煤炭店,我都曾去买过蜂窝煤,离家较近的万紫巷煤店去的最多。
其次,天不亮就要去挨号排队。入冬前后的早晨天气清冷,空着肚子从四五点钟排到煤店上班,确实够人熬的。
第三,从传送带上抢煤球是套硬功夫。快了容易抓碎,慢了跟不上节奏,碎了漏拿都会受到煤店工作人员的指责。
第四,要找同事或亲戚朋友帮忙,因为一个人自己很难完成任务。那时候,互相帮忙是常态,同事之间都觉得是乐事。
两个人装上人力三轮车,一个骑着蹬车,一个扶车跟行。一来助把力让骑车人轻快一些,二来照顾好煤球,防止掉落或挤碎。歪歪扭扭骑到单元门口,我们会每人找一块类似搓板大小的平板,将煤球摆平放牢,一趟一趟一层一层地搬上五楼弄进家,存到晾台或走廊过道一旁。一遭下来,每个人的衣服都是湿的,脸上都是煤灰黑道道。
点蜂窝炉子需要技术。要先用旧报纸点着劈柴火头,然后放第一块煤球,引燃第一块煤球后再放第二块、第三块至满膛。若第一块燃烧不好,还要从出灰口补火直至完全引燃。往后的任务就是压煤球,即最下边的蜂窝基本烧透的时候,要及时取出或从顶部压上一块煤球,不能断档。否则,炉子会慢慢熄灭,需要从头再来。
后来,学会了“烧蜂窝”。就是用火钳子夹一块煤球到邻居家,用人家的炉火点燃引着,回家放进自己的炉膛,既省时又省力。
封炉的技术含量不低。为避免天天引火点燃煤球,减少太多的麻烦,睡前要进行封炉。就是从顶上压块煤球,从下边关好风门,确保夜间不熄火,保证炉子继续烧下去。关风门,既是技术又是经验,我觉得经验要多于技术。风门关得太小,容易导致灭火,造成第二天的麻烦。风门开得太大,又容易造成煤球燃尽,同样导致灭火。我一开始没有经验,既“憋死”过炉火,也“烧尽”过煤球,结局都是第二天折腾一早上重新点炉子,狼狈不堪吃不上早饭。
热效率低室温上不去,是蜂窝炉取暖的最大短板,家里不暖和是家家户户的难题。当时,我住的是一套长走廊两居室的房子,建筑面积65平方米。平时一天烧6块蜂窝,星期天最多能烧七八块,多数时间室内温度在10度左右。极寒天气,南向房间能跌到6度以下,北面的卧室和厨房都结冰,夜间能把水盆中的毛巾冻住。
弄脏室内外环境,是用蜂窝炉取暖最大弊端。搬运存贮煤球,点炉子冒火冒烟,压煤球粉尘飞扬,样样都是弄脏室内卫生,影响身体健康的“躲不掉”。家家户户成千上万个蜂窝煤炉,屋檐下房顶上的若干根小小烟囱,产生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严重污染环境,破坏大气质量。在家“鼻子黑”“黑鼻子”,出门“呛嗓子”“嗓子痛”。老人小孩最遭殃,每到取暖季节,就是在过关,千方百计躲不过一次次感冒、气管炎、肺炎的袭扰……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随着老百姓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及蓝天保卫战,集中供暖、煤改气、煤改电工程的实施,用蜂窝煤炉取暖的城市居民已经很少了。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它一定会退出历史的舞台。
作者简介:崔方春,山东青州人,中国金融作协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已发表诗歌散文数篇,出版长篇传记《往事记忆》,《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
本文标题:散文|难忘的蜂窝煤炉取暖
- 相关推荐
【散文|难忘的蜂窝煤炉取暖】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