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谈论公孙龙"白马非马",一般多在哲学上去理解,少在话语环境上去理解“白马非马”,本人试图从话语环境来理解“白马非马”。
哲学上“白马非马”一般有两种比较普遍的理解。
一种观点认为公孙龙"白马非马"是著名的诡辩学代表,在他看来,“白马”与“马”这两个概念不同,因此它们之间毫无联系,从而推断出:“白马”不是“马”,混淆了逻辑学中的"个别"和"一般"之间的相互关系,把它们之间的区别夸大,割断二者的联系,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思想体系。
另外一种认为,公孙龙说“白马非马”的意思是“白马不等于马”,而不是白马不属于马。体现了真理具有相对性的哲学道理。“非”可以解释成为“不等于”, “白马非马”也就是“白马不等于马”,部分不能等于整体,白马不等同于马,“白马非马”是成立的。
我觉得抛开哲学含义,只从话语环境上,从当时的说话语境考虑,“白马非马”与人们当时的语言习惯应该是符合的。
古汉语“白”有颜色“底色”的意思,也就是没有被污染,纯洁的意思,在战国时代,“马”是珍贵的东西, “白”与“马”组合在一起的“白马”有“稀罕的珍贵品”的意思,“白马非马”不能够把我那么高贵的东西,看成一般的东西,不能糟蹋了我的好东西,这种观点是成立的。
有的国家海关禁止黄金出关,有人就钻空子把黄金做成粗粗的项链挂在脖子上大摇大摆的出关,海关人员拦住他说黄金不可以出关,他回答说,黄金项链不是黄金,高贵的装饰品不是一般意义的黄金,语言上是说得通的,实践上也可行的。
佛家讲“口头禅非禅”,也是一样的道理。口头禅有口无心,根本没有任何禅意和心意,没有在心意上下功夫,不是禅。说“口头禅非禅”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语言在发展,曾经很高雅的称呼“小姐”,现在词义有反向转化的倾向,很多女士不愿意人们称呼叫她“小姐”。以前,“小姐”是“可爱的姐姐”,“ 小”是可爱的意思,如果现在有人认为低俗不能与高雅相提并论,这个意义上说“小姐非姐”,也是成立的,现在听到人家说“小姐非姐”,恐怕也没有多少人提出异议了。
所以,我觉得“白马非马”在话语环境上没有毛病,是可以成立的。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白马非马”在话语环境上的理解
【“白马非马”在话语环境上的理解】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