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雨飒飒而来,湍急如瀑,天地间回荡着激越的雨声,骤雨将孱弱的树枝打得欹斜,盛夏的余威犹在,倏尔几道闪电划破天际,为大自然的力量所震慑。
忽然停电,陷入一片漆黑,母亲手秉红烛点亮,烘托出柔和的光晕,灯火微微摇曳,夜阑卧听风吹雨,手摇一柄团扇,开始我的冥想。忆起冯骥才的
散文《时光》,同样遭遇停电困境的他摸黑点起蜡烛写道: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他的文字为我增添了诗意,思绪尽情地翩跹。
蜡烛渐渐退出了人们的
生活,我们也失去了古人秉烛夜游的乐趣。苏轼的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是一颗细腻的心。 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一片款款深情。赵师秀的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是一份闲情雅致。
古人的心思很巧,用蜡封书信揉成丸状来传递机密,易携带且能防湿,只是我从未寄出过这样的一封信。年幼的我也常常玩蜡油,试图滴成各种动物的形状。也是朗诵着那首儿歌长大的,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叽里咕噜滚下来。高中的时候每逢停电,学校会发给学生蜡烛,此时摄像头失灵,趁机窃窃私语。
室内来电后,陡然光明,我收起漫游的思绪。雨稍停歇,虫声透入绿窗纱。不多时,准备入睡却辗转难眠。想起白居易的《闻虫》一诗:暗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在这样的秋夜,虫声一阵阵地朝耳边递送,阖上眸子,再睁开已是东方既白。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