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老家的大山里,有一种被称作“观音粉”的小吃。
“观音粉”其实不应该以粉来命名,按照它的形体和属性应该归属于膏类,成形的“观音粉”如同绿豆膏状,呈暗绿色,品质柔软细嫩,晶莹剔透,其味先显苦涩,随后清凉甘甜,既可用作夏日防暑,也可以当食物充饥。
记忆中的“观音粉”存在于一个物质匮乏的时代,是山村人家才品味得到的食物。或许因为它的土里土气,与锦衣玉食者从来就没有任何瓜葛,就算是时下食惯了山珍海味的普通百姓,也未必还能忆起它曾经的味道。
可我却始终记得,那种记忆特深刻、特有画面感。时常是在风雨交加的午后,母亲背着背篓,披着塑料雨披,扎进后山的丛林之中,将一种叫做斑鸠站的藤本植物的嫩叶,细心的采摘下来,装进随身的背篓……小时候对什么都好奇,总是犟着随母亲前往,照着母亲的指导,学会了选择斑鸠站叶子,还知道这种叫斑鸠站的植物什么地方最多。一幅雨中与母亲摘叶子的画面便一直定格在我生命记忆里。
回到家中,母亲将嫩嫩的斑鸠站叶在清水里淘洗干净,再用菜刀切碎、用擀面杖捣绒,放进掺有适量清水的木盆之中,充分搅拌之后再沥干,叶渣用作猪饲料,汤汁留存木盆之中,绿茵茵的汤汁颇显珍贵。每到这时,母亲总是让我们躲得远远的,只见母亲独自神秘而又虔诚的在叶汁添加入少许食盐,然后用锅盖把木盆盖上。大略过去半个小时,当母亲揭开锅盖时,盆中的汤汁已经凝结成膏状。母亲先用菜刀在木盆之中纵横交叉划上几道,再将方块状嫩嫩的“观音粉”轻轻盛入碗中,分发给我们兄弟姐妹。为去掉“观音粉”的苦味,母亲常让我们多加些食盐进去,还可添加香葱、芫荽、辣椒、等佐料于其中,吃起来自然就更加可口了。
“观音粉”是叶绿素与食盐发生反应凝聚而成,数量的多少与叶子的多少和叶子老嫩有关系,初夏时间的叶子嫩,自然汁液就多,而到夏秋之交,叶子渐渐变老能捣出的汁液也就少了,通常满满一背篓斑鸠站叶也制作不出多少来。母亲没有文化,更不懂化学反应之类的道理,在她看来“观音粉”的整个成形过程完全是神的力量所致,数量的多少也在于制作过程中对神的虔诚程度。那时,我们每每很配合母亲……
我们弟兄姐妹多,又全都是长身体的时候,每年最难过的也就是夏秋之交的粮食关。每逢到那青黄不接的时节,母亲用玉米粉掺和野菜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吃食,我们吃腻了偶尔耍小性子,甚至用绝食来**。善良的母亲从不责备我们,她时时愧疚着,一边宽解我们稻子就要熟了,一边继续用野菜帮一家人改善伙食。母亲懂得很多野菜的做法,但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观音粉”,总是吃不够、总是吃不腻。只是夏秋之交正值农忙的季节,平日里父母都要下地,一家七八口人就靠父母挣工分养活。只有到了雨天,队上的妇女没了活干,母亲才有时间进山,我们也才有如此口福。
当我们舔着嘴回味观音粉滋味的时候,便会突发其想问出诸如这东西怎么叫“观音粉”的问题。母亲的笑容充满磁性,她说一天观音菩萨下到人间,看到一对母女饿的奄奄一息。观音菩萨便投梦给她们,梦中如此这般传授了用斑鸠站叶子制作食物的方法,母女俩将信将疑按梦中观音菩萨所传授的方法去做,做出的食品不仅可裹腹充饥,还美味无穷。善良的母女二人也不独食,便把制作方法传授给众乡邻,人们为感恩观音菩萨的点化,便把这种食品叫作了“观音粉”。
母亲讲到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眼睛始终发亮,一种无穷的神往,她感受着观音大仙救民于水火普渡众生的快慰,甚至她似乎觉得自己就是那救苦救难的菩萨,只不过观音大仙普渡的是天下苍生,母亲却只需对我们兄弟姐妹负责,无私的付出却是一样的。母亲当年讲故事时的神色还记忆犹新,就象我始终记得“观音粉”这种美食一样,十分清晰。
如今,“观音粉”已经被琳琅满目的现代美食所淹没,除我之外,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能记得它曾经的存在;也不知道饥饿记忆中的“观音粉”,是真有那般美味,还是如同当年的老妪赠与朱皇帝的那碗菜粥;真想有机会再品尝一次……
本文标题:观音粉的记忆
- 相关推荐
【观音粉的记忆】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