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世界的爱情恰恰不纯粹

2024-05-14 10:54:05

真实世界的爱情恰恰不纯粹

在过去的4月11日,重庆一名网名为“胖猫”的男子跳江自尽。之后的一个月中,很多关于这位男子的消息陆陆续续被传到网上,包括男子的姐姐也在社交媒体上发声。

人们得知,胖猫生前可能因为情感问题而受到创伤,有声音称胖猫为女友花了很多钱,对胖猫前女友的批评随之涌来。

口诛笔伐之下,社会撕裂的暗流已经翻涌。在对逝者的哀悼中伴随着对“捞女”的批判。不少人意识到这又是一次对女性的猎巫与污名化,和批判彩礼的逻辑非常类似。

就在这件事甚嚣尘上时,日本东京新宿在5月8日发生一起杀人案件,一名51岁男性将一名25岁女性刺死。该男性为这位在酒吧工作的女性豪掷上千万日元之多,并希望与其结婚,在此前已多次跟踪骚扰女方,并在2022年5月由法庭判罚禁止接近的命令。

这两起事件都涉及情感纠葛,但结局截然不同。或许是时候静下来思考,为何存在畸形的情感关系?当我们批判类似事件时,想批判的到底是什么?

01.

理想的爱情与真实的爱情

我们都渴望一种不涉及金钱吸引力的爱情。这其中的张力让我们不断回到现代性的核心。

在过去,爱情和婚姻有极大的经济价值,甚至组建家庭的主要考虑就是经济因素。但当现代社会成立,每个人可以独立依靠商品和服务维持个人生活后,经济考量重心逐渐在每个人的事业上。

这一转变之下,爱情才成为一种“纯粹”的东西,可以不考虑金钱,不考虑门第,不考虑家庭融合,仅仅考虑彼此。这好像给了我们追求更高质量亲密关系的机会。


 

《她》

我们都喜欢这样纯粹美好的亲密关系,可以将其称为三层的“纯粹”。

第一层是纯粹的“吸引”,我们可以不看对方的财富、权力、出身、外貌,而纯粹地欣赏对方的人格和灵魂。这就像婚姻誓词,不论顺境逆境、富裕贫穷、健康疾病,都要在一起。

如果做不到,反过来你被对方的金钱、地位、家室、皮囊吸引,则都是不真诚的。胖猫事件中的“捞女”,问题就在于人们认为她喜欢的是钱,而不是胖猫的人格,这是不真诚的。

第二层是纯粹的“公平”,双方百分百地喜爱彼此,没有谁比谁多一点,都全身心地接受对方的人格和灵魂。

现在很多人都不喜欢追求一个人,希望可以一步到位,达到“我对你多好,你也对我多好”的平等关系中。这要求双方要么没有财富地位的差异,导致他们在感情中失衡,要么他们根本不在意。

胖猫事件中,人们看到一个单向付出的人没有得到情感的回馈。接受付出的一方,多半会被认为此人是通过“PUA”才让对方接受这种不平等的、对自己不利的关系。

第三层是纯粹的“欣赏”,双方无条件接受和欣赏对方的全部,没有挑剔和抱怨,这被看作爱情最主要的“情绪价值”。如果做不到,甚至表达对对方的不满和批评,就有可能成为“PUA”或羞辱。

问题就是,真实世界的情爱恰恰不纯粹。

真实的感情会考虑很多因素,因为一个人可以给予对方的远不止他的人格和情绪价值,金钱、地位、身体、身份......这个列表几乎无穷无尽。

在这个问题上,过去的解决方案是:一个人要先自足,才能爱人。意思是你的一切现实诉求都已经自我满足后,才可以纯粹地审视对方的人格。

《她》


 

但现实情况往往更复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就算在金钱上自足了,就能保证不会追求更多的金钱吗?就算无关金钱,人也会在一个人性格和品格更好的情况下,选择一副更好的皮囊。这些实在是人之常情。

穷怕了的人图钱,犬儒享乐的人图身体,野心盛气的人图地位资源,私心重的人图对方“不平衡”地对自己好,这都是人性使然。能完全摆脱这些“低级趣味”的人恐怕只有极少数,感情的选择里,多的是贪心、妥协和将就

达到公平更难,就算是轰轰烈烈的热恋,一段时间过后总有人先冷淡下来。从追求到维持感情,最后的平衡是需要长期磨合的状态,绝不可能是感情刚开始就能达成的。

很多人说:TA不喜欢你或没那么喜欢你,你就换一个。可是人不是超市货架上的商品,说换就换。我们都恨感情中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对双方都是挑战,但这就是感情的常态。

纯粹地欣赏彼此也是一件很难的事。一是源自我们的私心,对方的品德、习惯总有与我们的益处相对的部分,在这种时候包容、忍让是好事,但多少人能时时刻刻做到呢?我们也都有自己偏好的价值,如果伴侣与其相悖,不干涉、不影响对方需要极高的自制力。

02.

接受真实的过程

审视理论上完美的爱情,就像看奥运冠军游泳,协调有力,张驰有度。当我们再看普通人游泳时就想说,这根本不是游泳,只不过是一些丑陋的蠕动。如果谁游泳不好溺水了,我们更可以说——太可怕了,纯粹有害。

想游得像奥运冠军一样,就得从丑陋的蠕动开始。爱情本身是一个上升的过程,纯粹的情爱就是从杂乱无序中逐渐“克己”完成的。

而站在泳池边不下水长期观望,一直听着对这些“丑陋蠕动”的批判,哪天忍不住了下水,只会更加无序而困难。我们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从未教给我们关于爱情的知识,而社会充斥着对爱情轻率的批判,让爱情变得肤浅而扁平。

很多人在爱情中以金钱示好,这不仅是求财者的冲动,也是追求者的捷径。如果一个人不懂如何在情感中展示自己的人格,与对方互动,金钱就变成了最直接、简单的示好方式。但付出了金钱后,又难免担心对方是否只在意我的钱,不在意我的人格?


 

《暖暖内含光》

爱情的复杂性来源于其原始和瑕疵。

在追求他人时,追求者很容易希望用贵重礼物,或自己的苦难来使对方产生亏欠自己的想法;在关系里,三心二意甚至骑驴找马,也是常常发生的事。这些是我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必然会遭遇的真实境况,是我们能游好泳之前的蠕动。

我们不断地遭遇同一个问题:人为什么会在感情中做有利于对方而不利于自己的事情?网络上有许多概念提供了答案,比如“捞女”、“渣男”、“海王”、“讨好型人格”等。

这些概念指向他人的阴谋或我们不够自爱,是某种人际阴谋和心理障碍。它们传播广泛,说明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一些现象,但同时也可能在网络传播中简化了情感中的复杂性。

我们在系统性地将爱情中的真实瑕疵理论化,并进行批判,进而逃避它们。在愈发强调自爱的网络背景下,很多人会把正常的追求丑化为“舔”,把正常的矛盾升级为“PUA”。爱情中任何不够纯粹的东西,我们都有将其污名化的倾向。

反对爱情成为新的时代情绪。但很明显,人们透过反对爱情在反对别的东西。

我们在反对真实,我们不愿接受自己为了追求一个人就得接受不公平,不愿自己被他人负面地审视,不愿克服我们的贪婪和浅薄。我们希望直接被给予公平深刻的爱情,就像一种社会福利一样。

因此,我们需要发明复杂的理论来说服自己面对爱情时的束手无策。但我们还做不到彻底放弃。


 

《暖暖内含光》

在这个景观时代,我们把对真实的逃避不断变成大规模的网络景观。几乎一切感情都是复杂的,除去一些刑事案件,我们总是希望把那些感情简化为“捞女”、“渣男”,这都不是为了理解他们的处境和生活,而是为了自己的“受害者化”。

因为只有将这些故事当作薪柴投入那个火堆,人们才可以继续维持对真实情爱的厌恶,并逃避在情爱中被映照出的问题。

通过把他人的感情简化,将一切过于轻易地“妖魔化”,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代入其中,成为受害者并反对真实的亲密关系。

03.

真心如何不被辜负

批判了这么多,想说点实际的。真心如何才能不被辜负呢?

首先,不要高估自己的真心,在情感关系中对对方的青睐和喜欢不是一种恩赐。表白送礼都不是恩赐,毕竟这一切都抱有希望对方喜欢自己的私心。大部分人在情感中的付出都不是无条件的。

其次,表达真心很困难。表达出真心是复杂的,甚至所谓“真心”也是一个在“克己”过程中逐渐提纯的东西。

我们对他人的青睐在最初总是肤浅的,谁都没有突然看穿他人,欣赏其灵魂的能力。刚开始,大概都是喜欢对方的外貌或其他浅表的东西,或是自己的寂寞使然。这种冲动有多强烈,离“真心”都很遥远。

对他人的真心需要以对他人的深刻了解为基础,这就需要有真诚、复杂的交流,并且有耐心地对待一段感情,而不是以交易换爱的心态。

在真实的情感中,人与人互相的了解,被我们的弱点阻隔。自私、对自我的关注、感情中付出多少的算计、算计后的怨念、被怨念纠缠失去自控、开始气愤、情感绑架,开始想放弃、找寻别的机会,我们用各种理由给自己打退堂鼓。

情爱是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事情。我们一次又一次倒在途中,随便一个小挫折,将所有软弱都勾出来,变成自己讨厌的模样。


 

《暖暖内含光》

能克服这些软弱,恐怕才算真心。但做到这些对方就一定有义务接受吗?当然不是,不然真心也就成为了一种终极绑架。这里需要的是耐心,其实绝大多数真心都是被自己辜负的,即便我们很快触碰到了那个真诚的时刻,但很快算计和怨气就再次侵占我们,“放弃后海阔天空”的想法出现。

爱情最反理性直觉的部分在于,不存在真心绝对不被辜负的方法,爱情充满了运气成分。

你可能会觉得不公平,想问凭什么,但我会认为,这个世界上对个体生命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东西,往往都不可能以公平的方式获得。那些我们可以关注的社会公平问题,例如财富分配、社会福利,应是支撑生活的底线。

真心有被辜负的可能,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接受的真实。但就是这种运气甚至是困难的存在,才让真正的爱情变得可贵。如果爱情是超市货架上唾手可得的商品,那也就不再是爱情。

尾声.

当丑化爱情成为社会主流的思潮,由不同的阵营,用不同的理论,借用不同的事件,创造不同的概念,并制造大量的受害者,以各种仪式不断强化。

这都是逃避自我的手段,通过逃避这个对我们有最强烈感召的生活,发明那种不切实际的“纯净”爱情,用来逃避真实的复杂性。

通过这种捷径,放弃爱情显得圣洁。但这种游戏不断提高我们恋爱的难度,让我们在毫无节制的付出与毫无节制的怨恨间摇摆,快速投入又快速放弃。

《她》


 

我们并不否认爱情给人带来的伤害性,但那些用于阻隔我们与他人的理论和概念,到底让我们变成了更好的人,还是更狭隘的人?

放弃爱情后,我们又找到了什么新的重要的东西吗?这个真空是否只是给其他意识形态、自媒体商人、商品营销提供了机会?

需要深思的是,所有落脚点为“自爱”的神话,到底是让我们更独立了,还是让我们一步一步远离自我,变成被快感、恨意、算法操纵的人?

本文标题:真实世界的爱情恰恰不纯粹

  • 相关推荐

【真实世界的爱情恰恰不纯粹】相关文章:

Copyright©2006-2023 短文学 www.cdrckt.cn 版权所有 手机版 渝ICP备2022004680号-2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