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 雷妤 通讯员 江安娜 本版图片 记者 白斌斌 摄)日新月异的公交发展令人欣喜,亘古不变的传统更令人印象深刻。文明是厦门城市精神的底色,从服务这座城市开始,具有公交特质的文明传统就一直在延续。服务他人,提升自己,关爱一线驾驶员……无论公交走得多远,在一方方小小的车厢里,感人的故事还在续写。
不忘初心 小黄帽温暖这座城
林晓蕾厦门公交鹭城巴士2路驾驶员
厦门市“小黄帽”文明交通志愿服务联盟宣传部部长
小黄帽,源自厦门人儿时平安回家的记忆——1987年全国部分中小学开展“小黄帽”路队制活动;如今说起小黄帽,人们更多的是想起街头的一抹黄——公交小黄帽。
“时间挤挤总会有的,就算以后退休了,我还是会坚持下去。”林晓蕾就是众多的公交小黄帽之一,而脱下志愿者衣服,他们是普通人,是公交驾驶员、公交站务员、出租车驾驶员、公交后勤人员等。
厦门公交小黄帽志愿者队伍的前身,是2008年厦门公交集团成立的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队。经过多年探索,志愿者们逐渐专注文明交通领域,形成“小黄帽”品牌。2013年,厦门市“小黄帽”文明交通志愿服务队成立了。
林晓蕾记得,公交“小黄帽”成立之初,恰逢厦门火车站改扩建,部分线路移到厦门北站始发,志愿者到厦门北站引导文明乘车,得到了乘客们的赞许。
这十年来,小黄帽不断壮大。2015年,小黄帽义务交警队成立,涌现出一个个志愿骨干;2016年,小黄帽再次充实壮大,由厦门交通运输系统的12家单位共同参与,成立了厦门市“小黄帽”文明交通志愿者联盟。这些年,小黄帽一步一个足迹,穿梭在厦门大街小巷,进行斑马线礼让宣传、推广无饮食车厢、倡导文明乘车、真情服务春运、文明交通进校园、文明交通进社区等活动。他们也收获多个国家级奖项:2018年被授予全国“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组织;2019年被交通运输部、全国总工会授予“2019年感动交通年度人物”;2020年被中国交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全国城市公交行业分会授予“时代先锋文化品牌”。
正如小黄帽主题曲《爱暖这座城》中所唱的:“一顶小黄帽,不离不分;为一个诺言,风雨兼程……”从站点、斑马线疏导交通,到文明交通进校园,再到关爱山区孩子们……他们总是马不停蹄地奔波在志愿的路上。
“驾驶公交更需要服务精神。志愿服务带给我的,就是这种无时无刻不在的‘服务’。”身为全国最美驾驶员,林晓蕾温暖他人的同时,也提升自己,把志愿精神融入一方车厢里。在她的影响下,同事、朋友、家人都参与到志愿服务中,连乘客也加入进来。
源远流长 公交文明自有传承
资料图郑启五
厦门大学人口研究所研究生导师
“对写作人来说,我得意的不是发表几百万字的文章,而是建议的20字顺口溜被采用,在公交车厢的滚动屏播放,每天有百万的‘读者’。”不久前,厦门大学教授郑启五看见公交车厢滚动播放清静车厢的宣导,他觉得文字不够给力,便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总结了20字的顺口溜——上车不高谈,电话宜轻声,文明你我他,安静一路行。
没想到,微信发出去之后,得到公交集团高度重视。没过多久,当他再次坐上公交时,这20字顺口溜已被采纳并循环播放。一件小小的事情,让郑启五深深感受到作为城市主人公的骄傲和自豪。
在郑启五印象中,居住学习在厦大,乘坐公交都非常方便。40多年前,厦大校门口有2条公交线路,而当时整个厦门岛也才3条公交线路。短短数十年间,2条公交线路变为了20多条,仅从厦大南门发车的就有七八条,公共交通发展令人惊叹。他平时最喜欢乘坐公交出行,“厦门公交具备了方便、价廉、安全以及舒适等都市交通的要素,65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也体现了公交对于老年人的关爱”。
这些年来,给公交提意见是郑启五的“兴趣”之一。在他看来,厦门公交非常愿意听取市民的心声,采纳市民的意见。“20多年前,当时有媒体发出征文邀请,征求给公共交通的建议,我就写了一篇关于轮渡广场公交停靠拥堵的文章,后来层层上报,促成轮渡广场扩建,最后改变公交的停放方式。”
从那时候起,郑启五就特别关心厦门公交的一举一动。在他看来,公交文明源远流长,自有传承。从最初公交让座风靡全国,到近十年来,无饮食车厢、文明排队、清静车厢等理念的提出并实施,都是公交文明不断进步的表现。
“这些看起来很小的事情,做起来是非常难的,很折腾人,都是公交人一遍遍宣导、日积月累的成果。”他说。
场站升级 提升驾驶员归属感
刘锦厦门公共交通场站有限公司
石村生产生活基地项目经理
如果把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比作人体经络的话,公交车就是血液,公交场站无疑是起着交通节点作用的穴位,对整个经络辐射都十分重要。
公交优先,公交场站建设要先行。
步入石村生产生活基地的施工现场,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场景。未来,这里不仅将成为公交车的“家”,也会是公交司机们的新家园。刘锦是这一项目的负责人,自2018年进入厦门公交以来,他一直从事着各类公交相关的基建项目,石村项目更是倾注他许多心血——2020年项目立项至动工,再到计划明年8月份项目基本完工,每个时间节点和重点环节,他都时刻紧盯。
“以前公交场站作用相对单一,大部分就停放公交车,可随着城市发展,寸土寸金,场站建设就要充分利用空间,满足更多需求。”刘锦说,这是厦门公交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之一,石村生产生活基地既有停放公交车、小车等功能,又有办公区功能,更重要的是为保障公交司机生活所需,还专门建设了保障性租赁房。
目前石村生产生活基地共计划建设282间保障性租赁房,每间都是精装修,配备基本的家具和电器,满足公交司机基本需求,他们只需拎包入住即可。而在5楼区域,还专门建设休闲区,司机闲暇时间可以纳凉散步,陶冶情操。在刘锦看来,如今的场站建设更加合理和人性化,考虑到有些公交司机租住在岛外,每天早晚班进出岛不太方便,这些价格低廉的保障性租赁房节省了公交司机的生活成本,也可以让他们更有归属感。
而除了石村项目之外,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场站建设也兼具了多功能。如高铁厦门北站公交枢纽站与北站房相衔接,海沧新城综合交通枢纽除客运枢纽外,还包括商业、办公及公交一线员工宿舍;湖里公交生产生活基地与石村类似,同样采用综合开发模式,建设保障性租赁房。
- 相关推荐
【温暖他人公交文明不断延续 感人的故事不断上演】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