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过三次血条面,这中间断断续续是二十年光阴。从最初,我带着惊恐去尝新鲜,到恋旧我思念追寻它,再到偶然邂逅见它如遇故人,这一碗血条面,是一条穿起我对麟游回忆的线。
二十年里,起起伏伏的是人情世故沧桑变迁。岁月荏苒,人在历史长河里追根溯源。当我为一碗美食而惦记一方土地,尝到这碗血条面就如遇故人,它是我心头的朱砂痣。爱上一个人,惦记一座城。念着一碗饭,惦记一座山。想起麟游的一碗血条面,我就站在岐地看着北山,我知道,山的那边就有我记忆里的血条面。血条面是就是一扇门,今天我推开它,迎来的是岁月的风烟。泛黄的一段回忆里,时间带来许多人,带着诸多事,它们都在我眼前铺成一幅画卷。
二十年前的冬日,麟游的两亭镇,有人家连生三个闺女后得了儿子,爹娘老子兴奋地杀猪宰羊大宴宾客,镇上干部也被邀请,我跟着干部去贺喜同乐。乡间民风淳朴,主家惯用当地的“重八席”招待。那天美食丰盛,八大八小碟碟碗碗吃个没数,萝卜块上覆红烧肉的“猴儿顶灯”香味浓郁,麂子肉山鸡肉是难得一见的野味。盛大的席面,主家用血条面收场,让我吃惊又好奇。
席间主家来敬酒,推杯换盏,他无比骄傲地说:前天宰杀自家喂养一年的猪羊,请大师傅来主厨,得了新鲜血浆处理和面,有气力的小伙妇人揉面,能干的白案师傅一案一案擀血条面。忙了一整天,血面上擦好荤油,师傅用大铡刀把一案案手擀面切细,上笼蒸熟,这才万事具备,大家今日吃好喝好。喜得贵子的人满脸都是舒心,一个满月宴的规格堪比婚嫁,亲戚朋友同喜同乐,大家对一碗血条面的认同和渴望把宴席又一次推向高潮。养了一年的猪羊,种在四季的麦子蔬菜,积攒多年的心愿,让这顿饭费心尽力,盛况空前,宾主皆欢。
一碗碗热腾腾的血条面用木盘端上,瓷碗里臊子汤红油汪汪,加了大料姜汁的汤汁老远闻着酸辣香。美食要闻着香和吃着好滋味,更要颜色鲜亮。碗里稀疏细长的面条褐红褐红,筋道鲜香,浇头菜码多而繁杂,金黄的鸡蛋饼、黑木耳、黄花,青蒜苗末,这一碗里五色齐全。我从岐山来,刚刚吃完臊子面。眼前的血条面比之臊子面,工艺有过而无不及。我骄傲又感慨,麟游人做出工艺繁复的血条面,是把西府面条又推进一步。挑起一筷子褐红的面条,闻着汤香看着面筋道,可我就下不去嘴。看大家呼噜呼噜吃得风卷残云,他们吃完面,趁热把蒸馍泡在汤里捞着吃尽,最后,人人要大喝几口汤,才算功德圆满。那一次,我始终不敢下咽,总觉得有一头猪或有一只养羊在看着我。
第一次吃血条面,我就是看了一场热闹。听到用鲜血浆和面,我心有余悸,我没有吃出当地人对血条面的挚爱。面对美食,我无福消受,只叹一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山不转水转,没曾想十年之后,我与血条面还有机缘。深秋季节,我去麟游招贤支教,喝山民家的羊奶,吃学生带来的核桃饼,跟着学校收种勤工俭学田,日子过得像天生就该如此,每一天都安然踏实。到年关,镇子上天天有集市,山民杀猪宰羊热火朝天,我又记起血条面。那一碗看得我胆战心惊的血条面,十年之久我竟然还没放下,它用粗野狂放的原始滋味勾起我的好奇和惦念。
又是呼朋引伴的一席盛宴,十年老友重聚安排在麟游。席上小吃美味我浅尝辄止,今天,我有备而来,我要会一会这血条面。我再也不要被它的名字吓倒,落荒而逃。我胸有成竹给各地老友介绍血条面,仿佛它是我的心头好。我讲来麟游避暑的李世民闻香下轿尝过不忘的传说,说加盐搅拌过滤血浆,精选面粉,我还没说到切细抹油蒸熟,席间已经人声鼎沸,众人齐喊:快来一盘血条面!我骄傲地再加一句:能吃血条面都是好汉,今天席间就当是水泊梁山。这句话,是给初次尝血条面的人宣战,也是给我的鼓励。江湖风云起,十年时间,我应该长成了好汉。
本文标题:你可吃过血条面
- 相关推荐
【你可吃过血条面】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