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保定日报
葛芮孜站在《重光礼乐碑》前讲解其中的内涵。 陈曦 摄
□保定晚报记者 陈曦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夏末初秋,再次走进古莲花池。晚报8月3日刊登了《古琴扬古韵,莲池更飘香》一文,引起市民关注,不少人纷纷来到古莲花池参观古琴艺术馆。8月11日下午,古琴艺术馆副馆长葛芮孜向记者介绍起保定历史上的古琴文化与名人。
“提起历史名人喜欢古琴的那可多了,出自咱们保定的有尧帝、杨继盛、张瑞山等。”“80后”葛芮孜别看年岁不大,但说起古琴可是头头是道。
据介绍,相传尧帝出生于顺平县伊祁山,后封于唐县,故称“唐尧”。《帝王世纪》载:“尧作《大章》,使毋句作五弦琴,天下大和。”《琴史》作者朱长文则列尧为第一:“帝尧宅天下……当《大章》之作也,琴声固已和矣!”琴曲《神人畅》即传为尧帝所作。
与古琴文化有关的还有明朝谏臣之首杨继盛。杨继盛是容城县北河照村人,34岁时出任南京吏部主事,师从南京吏部尚书韩邦奇学习律吕知识,其间表现出了超强的感悟力和动手能力。他制作的管、琴、瑟、箫、笙、埙、篪等乐器,“合诸乐总奏之,如出一律,无不和焉”。据传现在有人收藏杨继盛所制古琴一张,名为“寒泉漱石”。
还有保定人张瑞山,生于1835年前后,学琴于庆瑞和孙晋斋先生。琴技高超,曾为慈禧太后御用琴师。张瑞山除古琴之外还擅长琵琶、忽雷等乐器的演奏。他与《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合作编有《十一弦馆琴谱》传世。1871年在北京琉璃厂创设了以收售古琴为业的“蕉叶山房”。其子张莲舫也以修琴漆面不伤断纹而闻名。
除这三人,还有古琴九疑派第二代传人李浴星先生。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李浴星先生曾在驻地保定的河北省政府民政厅工作过一段时间,其间还教授过同事们弹琴。由于当时的办公地点就在直隶总督署院内,所以在闲暇之余,能够得以经常到莲池内观摩碑刻、赏荷赋诗。
在莲池的东南碑廊有一块清光绪十七年(1891)的石碑,因未见碑额,且碑的右上角题目部分已经损坏,所以暂命名为《重光礼乐碑》。碑文主要讲述直隶官员重修礼乐规制、培养礼乐童生、教演歌舞、增制礼乐乐器、订立礼乐章程等整治、提升直隶省礼乐化育等方面的事迹。其中增设了“琴六、瑟四”以用于儒家礼祭的措施。
看着石碑上的文字,记者又来莲池园中的西北角入水口,这里有一组以“琴”字命名的建筑小品,分别由响琴榭、响琴涧、响琴桥和听琴楼组成。响琴榭下即为响琴涧,响琴桥则横跨其上,曾经引鸡距泉水由此间入园,流水淙淙、悠扬悦耳。
观荷听古韵,流水响琴声。古琴艺术馆落户于古莲花池内,可谓给莲池琴史又添一段佳话。
本文标题:保定市首个古琴艺术馆落户古莲花池 细数保定历史上的那些“古琴名人”
- 相关推荐
【保定市首个古琴艺术馆落户古莲花池 细数保定历史上的那些“古琴名人”】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