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至理名言,叫做闷声发大财

2023-07-25 11:35:47

中国有句至理名言,叫做闷声发大财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口号大家都知道

  吼出这句话后六个月,陈胜死去了。跟他一起搞“大楚兴,陈胜王”的吴广,比他还早死几个月。

  当然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二位是首义之人,司马迁也没忘记,《史记》里给陈胜留了个“世家”的位置。

  他俩死那年,英姿焕发的项羽二十四岁,泗水亭长刘邦四十八岁。又一年多后,秦国灭亡:当时众所周知,以楚军将领的名义,楚上将军项羽击溃了秦军主力,楚将刘邦先入咸阳。之后,就是漫长的楚汉内战,又四年多后,项羽自尽,刘邦得了天下:五十四岁的老狐狸啊。

  首义者陈胜吴广呢?早已成了前尘往事了。

  又二百年后,刘邦传给子孙的帝国要被王莽篡夺,于是刘崇、瞿义、刘快们纷纷举旗闹事。之后,刘玄登基称更始帝,杀了手下部将刘秀的哥哥;刘秀不敢给哥哥服丧,还得装作饮食言笑如常;一直憋着,在河北壮大了势力,称帝,建立东汉,把天下给平了——那会儿,刘崇、瞿义和刘快这些首义之人,早死了不知多久了。

  隋炀帝曾经征发大军113万去打朝鲜,未遂;要闹第二次时,朝内高干子弟杨玄感——他爸爸是杨素,也就是家里养了红拂女跟李靖跑了的那位——不干了,起兵造反,被扑灭;但这一闹,隋朝乱了。关东盗匪纷纷起来闹事,评书迷熟悉的瓦岗寨啊、窦建德啊,以及什么孟海公啊、薛举啊、王世充啊,都起来了。

  终于隋炀帝迁到江都,死在了那儿,最后如我们所知,唐朝应天顺人,得了天下。

  那时候杨玄感和瓦岗寨几位首先起事的大佬,也早被人忘差不多了。

  众所周知,明朝乃是由明教教主张无忌哦不对朱元璋建立的,但朱元璋原先,是郭子兴的女婿;而元末初起事闹大的,是徐寿辉和韩山童。

  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倚天屠龙记》的读者大概记得。历史上,韩林儿作为首义豪杰的儿子,死法很微妙:朱元璋依然奉他为皇帝,只是派廖永忠接他渡长江时,沉船了!真是好巧啊!

  太史公有句话:“夫作事者必于东南,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作事和收功,往往不是一个人

  再进一步:

  首义的诸位,大多不得好死;得天下的诸位,经常是后发制人。

  而且,后发制人得,很有讲究。

  刘邦出了名的能忍,鸿门宴时,伏低做小不提;起兵去闹项羽时,起兵巴蜀,还定三秦,定西北关中作为基础。

  刘秀也能忍:亲哥哥死了都可以言笑自若,一直俯首称臣,躲在河北,把气力养足了,动手。

  李渊看着关东扰乱,从太原起兵,跟李密服软,先定西北关中,然后东征南讨。

  朱元璋的根据地在东南,先把陈友谅和张士诚这两位重要的内战敌人给搞定了,才北伐去打元朝。

  这几位都很聪明地,先割据自守,找一个极好的根据地;然后打出去。

  在此之前,哪怕先服个软,也好。

  比如我们说隋唐。李世民当然能打,纵横无敌,但是他爹的时机吧……

  隋朝杨玄感首先发难,天下大乱。之后,什么翟让、孟海公、窦建德、李密、林士弘、萧铣、薛举、刘武周们纷纷起来闹,过家家一样。

  直到隋炀帝去江都了,天才的贵族阴谋家李密已经逼近洛阳了,天下纷扰,李渊动了:

  五月入长安,立了代王杨侑;跟李密写信,口气温和,请他在东边和群雄鏖战;又九个月后,隋炀帝在江都被弑,隋朝彻底没了,李渊才称帝,举起唐朝旗帜:这时候,唐已经把住关中之地了,进可攻退可守;这时候,李渊既不背叛逆隋朝的罪名,又名正言顺的可以动兵了:

  我们诛灭群雄,对手是天下盗贼,而不是隋朝;我们起兵,是为了平定天下救百姓于水火,可不是为了自己的野心哦!

  时机、名义、形势,都把握得很好。

  不急着做出头鸟,却是最后的赢家。

  又八百年后,朱升为朱元璋总结得好极了: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高筑墙是让自己割据一方;广积粮是积蓄实力;缓称王是免得成为众矢之的。

  都知道元末大乱,但至正十六年到二十年,也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阶段,朱元璋没怎么跟元军死拼:不是他不打,而是四面隔着。

  东有张士诚,西有徐寿辉,北有小明王。这三家都跟元军打得昏天黑地,尤其是小明王那边。

  朱元璋这段时候,没向任何一边出手,而是专心发展自己。

  所谓的高筑墙,既是他自己的城垒,也有他四周的势力:三边的势力,都在为他缓冲元军这个最大的敌人;这三面高墙,让他不必担心元军;不称王,让他可以跟小明王不撕破脸,小明王北战元军,朱元璋自己经营淮泗。

  也因为这种玩法,后来陈友谅大军东征时,朱元璋敢下赌注,全军西拒陈友谅,无视东面张士诚:他是内线作战,可以集中兵力打。西线陈友谅一完蛋,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立刻称王,然后花十个月平灭了跟他拉锯十年的张士诚。于是明朝大局已定,至此北伐,水到渠成。

  当然这个后发制人,又不只是对外。

  众所周知,韩信跟刘邦时,吐槽过项羽任人唯亲,且不肯封赏;刘邦那出手就阔绰了:韩信彭越英布,纷纷封王。于是这老几位都一门心思,跟刘邦去打项羽了。

  期间蒯彻去说韩信反汉,韩信还觉得“汉终不夺我齐”,封都封了,一定不会搞我的!

  结果项羽没了之后,刘邦的余生一面经营汉朝,一面继续把彭越、韩信和英布一个个收了——大概项羽是索性不给部下股份,刘邦是在部下要股份时慷慨舍予,回头再静静地慢慢地收。

  所以我们都说灭秦之战,项羽打得好看;楚汉之争,韩信兵法神奇。但最后,他们都还是被刘邦给悄然吞噬了。

  大概,作事者都是英雄豪杰,口号也多半激动人心,但通常,都是用自己的生命,殉了自己亲手燃起的那一把燎原烈火。

  而真正收尾的大人物们,其实或多或少,都亲身践行着中国那句老话:

  闷声发大财。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中国有句至理名言,叫做闷声发大财

  • 相关推荐

【中国有句至理名言,叫做闷声发大财】相关文章:

Copyright©2006-2023 短文学 www.cdrckt.cn 版权所有 手机版 渝ICP备2022004680号-2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