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现象透析

2023-07-25 14:49:30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现象透析

现在,经常能见到中小学生使用手机。

如果你是一位中小学生的家长,是否会给孩子买手机?如果你不想给孩子买,但孩子非要缠着要,你该怎么办?如果孩子有了手机之后,整天玩手机,你又该怎么办?

如果你是一位教师,面对学生们带着各种功能的手机进入校园,是反对,还是认可?你认为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是超前消费还是与家长进行联系的必需品?

面对手机一族呈现低龄化的趋势,不同群体是如何看待的?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日趋普遍

9月6日中午12时,随着一阵清脆的下课铃声,身着校服的学生从兰州八中校园内如潮水般涌出。在三三两两的小队伍中,不时有同学从口袋中掏出手机,打电话、发短信,也有独自一人边走路边摆弄着手机。

几名同学有说有笑地走进路旁一家文具店,开始在琳琅满目的手机链前精心挑选起来。

“你们同学都有手机吗?”记者问道。

“是啊,都有。”一位同学答道。

文具店的老板告诉记者,现在中学生普遍都有手机,特别在每学期开学时,每天都有不少学生来店里为自己的手机挑选漂亮配件。

在酒泉路,一位小学生边打电话,边向马路对面挥手,“爷爷,我在这呢。今天你怎么在马路对面等我啊?幸亏有手机,否则都找不到你了。”据正在上五年级的彤彤讲,自己所在的小学的班上,至少有一半的同学拥有手机。

记者在兰州市西北新村小学、酒泉路小学等5所小学,以及兰州八中、三十五中、十一中等6所初中进行走访时发现,小学生拥有手机者主要集中在五六年级,使用人数占全班人数的30%左右,初中生的这一比例则明显提高,通常在50%以上。

另外,记者从大雁、悦达两家手机市场了解到,近几年以来,学生每年购机量日益攀升,“学生在挑选手机时,都是倾向于功能比较齐全且外形时尚的手机,一些只能打电话和发短信的手机并不受学生欢迎。”大雁手机城销售部负责人介绍说。

家长:目的是为方便联系

给孩子配备手机,就是为了方便联系,能掌握孩子的动向。

平时忙于工作的刘女士从儿子六年级时就为他配了手机。如今儿子已经初二,手机成了母子俩不可或缺的联系工具。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和丈夫离异多年,工作的繁忙让她无法像其他家长一样接送孩子,交通安全也不是很放心,她给孩子配了一部手机,每天上学、放学路上都会和孩子随时联系,“这样一来,我心里也会踏实许多。”刘女士说。

采访中,几乎所有给孩子已经配备手机的家长都表达了和刘女士同样的看法,买手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关键时刻能找到孩子,比如放学后能督促其尽快回家。另外,还有家长认为一旦孩子遇到意外情况,也能及时用电话报警。

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手机可以作为与孩子沟通情感的桥梁和纽带。初三学生董贤亮的父亲自从给孩子配了手机后,常常能在自己的生日或节日时收到儿子的祝福短信。虽然父子俩平时少有沟通,有时甚至还会向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发火,但表面上的冷战总会因几条短信而轻易化解。

最近,家住九州开发区的祁先生正在考虑是否该为上四年级的女儿买一部手机。因为每周五,孩子总要从大砂坪的学校独自到位于兰州东方红广场的老师家中补习英语,从学校16时30分放学到补课开始,中间有3个小时的时间。祁先生目前的办法是给孩子给点零钱,让女儿在放学后、上车前、下车后分别找公用电话和他联系。祁先生皱着眉头说:“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总是害怕一旦给孩子买了手机,会影响到她的学习。”

事实上,祁先生的担心不无理由,采访中很多家长反映,自从孩子有了手机,总能发现在做作业时不停摆弄手机,有的在玩手机游戏,有的边听音乐边学习,还有的和同学发短信聊天。

陈女士也正在为这事犯愁不已,前几天六年级女儿的手机被偷,原本陈女士打算在一年之内暂时不让孩子用手机,因为她已经不止一次发现孩子的手机上总挂着QQ,上网聊天竟成了女儿每天必做功课之一。但是当女儿得知母亲的这个计划后,竟然说:“好吧,妈妈,要是没有手机,我可不能保证放学后几点回家,因为说不定学校就临时有事。”人小鬼大的女儿一语击中陈女士的软肋,买或不买,陈女士还在权衡着其中利弊。

老师:容易分心 影响学习

比起家长的犹豫不决,在中小学生是否应该使用手机的问题上,老师们则表现出坚决的反对意见。

“这学期开学,不到一周时间,我已经没收了5个学生的手机。”兰石中学刘老师有些无奈地说:“事实上,我们几乎每天都会发现学生带手机上学,没收学生手机也只是治标不治本,下课后学生来承认个错误,手机就物归原主了。”

西北新村小学六年级班主任陈老师说,有一次上课时,连续有3个学生的手机发出响声,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另外,手机花样翻新的功能也容易让孩子在学习上分心。

三十五中李老师依据自己几年来对学生使用手机的观察,将初中学生手机的用途作了如下归纳:1.“恋爱”工具;2.上网工具;3.对于不自觉的学生来说,甚至成为考试时的作弊工具。

记者在走访多所中小学校时了解到,所有学校在进行开学典礼和班级家长会时,都会三令五申强调学生不要将手机带入校园,一旦发现立即没收,但这条禁令在学生眼中形同虚设,在校内时,学生都将手机开机后调成震动或静音,致使老师无从发现。

很多老师还认为,由于手机发短信等功能具有隐蔽性,使用不当还容易引发早恋。再加上现在一些不法分子胡乱向手机用户发送垃圾信息,使一些有手机的学生过早地接触社会上不健康的东西,这对他们的成长极为不利。此外,一些学生爱将自己的手机和同学的进行比较,无形中助长了学生之间的攀比心理。

学生:赶时髦 发短信 聊QQ

“妈,你给我买个手机,我保证好好学习。”“妈,你看我们班别的同学都有手机,你就给我买一个吧!”这几天,上初一的豆豆总跟在母亲李女士身后,一开口就要母亲给她买手机,在女儿的软磨硬泡下,李女士最终答应了孩子的要求。

豆豆告诉记者,学校里的同学每天放学后都拿出电话炫耀,自己没有挺没面子。

“我们平时和同学都是发短信,如果打电话父母肯定会阻止。”在十一中上初二的李威立一边说,一边迅速将一条周末聚会的短信给同学发了过去,不到1分钟搞定。

最近,女儿小小的举动让郑廷夫妻俩十分担忧,晚上孩子做功课时,不时能听见房间中传出“嘀嘀嘀”的响声。当郑廷登录自己的QQ后,发现女儿的QQ显示的是用手机上网。

不仅是挂QQ,记者在采访中对60名中小学生如何使用手机进行了调查统计,除了使用手机与家人联系外,更主要还是和同学发短信、玩游戏、上网、听音乐、看电子书等。

据了解,为了阻止孩子上网,很多家长和营运商联系后停用孩子手机卡的GPRS业务,但很多孩子利用零花钱在小摊贩那里办张所谓的“黑卡”,在需要上网时,就插上这张卡,当估计父母会打电话时,再把原卡换回来。

趋利避害

做一个聪明的引导者

有着多年执教经验的老教师钟丽红认为,对中小学生带机上学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一味禁止他们使用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她说,最根本的是要整体提升学校德育水平和教育方法,让学生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的心态使用手机。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教师杨中枢指出,过去,学生是借助小纸条、书信等工具传递信息,而现在则是使用手机传递信息。因此,应客观地看待新事物,正确引导、科学规范使用手机。

杨老师提倡家长都应做一个聪明的引导者,他为记者讲述了一个家长和孩子间买手机的故事。孩子要求买手机,父亲先不表态,而是拿出一张纸递给孩子说:“做任何事情前要先考虑好利弊。你把用手机的好处和坏处写下来。如果好处比坏处多,我们就买。”

这个家长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把决策权交给了孩子,这样就会使孩子觉得家长是民主的,并且因为是自己的决定,所以责任当然要自己承担。

“其实做到这一步,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是否该买手机的问题了。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孩子很多好的习惯。比如:遇事要先思考,权衡利弊再做决定;自己做的决定就要自己承担后果。不管最终是否买手机,孩子都会感觉自己的要求得到了家长的尊重。”杨老师表示,正确看待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在为孩子购买手机时应有一个清晰的约定,比如约定在什么时间可以使用,而在什么时间则不能使用;手机可以做什么,又不能做什么,让家长成为孩子正确的引导者。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现象透析

  • 相关推荐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现象透析】相关文章:

Copyright©2006-2023 短文学 www.cdrckt.cn 版权所有 手机版 渝ICP备2022004680号-2 渝公网安备 5002260200067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