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俭节约的名人名言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3、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也。——南北朝颜之推
4、节俭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希腊
5、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6、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7、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8、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9、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10、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方志敏
11、在各项节约成本的措施中,以精减人员最为重要。——王永庆
1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务维艰。——朱柏庐《朱子家训》
13、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14、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15、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1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17、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8、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19、钱币是圆的,所以容易滚走。——托里安
20、舒适的享受一旦成为习惯,便使人几乎完全感觉不到乐趣,而变成了人的真正的需要。——卢梭
21、勤能补拙,省能补贫。
22、天下之事,常成于勤俭而败于奢靡。——陆游
23、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况
24、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25、奢则妄取苟且,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罗大经
26、勤俭永不穷,坐食山也空。
27、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费孝通
28、行船靠掌舵,理家靠节约。——谚语
29、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
30、生产好比摇钱树,节约好比聚宝盆。——谚语
31、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32、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33、奢侈好像酒,既使人兴奋,又使人衰弱。——卡尔
34、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35、一切节约,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约。——马克思
36、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点。——古巴
37、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38、辛苦得来的果实,不要一口气把它吃完。——维吾尔族
39、一勺勺积累的东西,不要用桶倒出去。——哈萨克族
4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
41、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42、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着
4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44、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45、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46、小处不省钱袋空。——托莫尔
47、真理是我们所有财产中最有价值的,所以让我们节约吧。——谚语
48、成由勤俭败由奢。
49、一粥一饭汗珠换。
50、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恩格斯
51、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52、如果天下平静无事,到处都是溢美和逢迎,那麽,无耻欺诈和愚昧更将有滋长的余地了;没有人再揭发,没有人再说苛酷的真话!——别林斯基
53、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54、一勤二俭三节约,全家老少幸福多。——谚语
55、奢侈的必然后果——风化的解体——反过来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卢梭
56、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57、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
58、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诗经》
59、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爱默生
60、节省下来多少,就是得到多少。——丹麦
61、兴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浪淘沙。
62、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6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64、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罗丹
65、节约莫怠慢,积少成千万。——范继亭赞同
66、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67、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68、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www.cdrckt.cn)
69、节俭本身就是一宗财产。——英国
70、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 勤俭节约的名人励志名言
- 勤俭名言警句
- 有关勤俭节约的名言
本文标题:勤俭节约的名人名言
- 相关推荐
【勤俭节约的名人名言】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