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人事的爱憎都不再抱有饱满的希望,那一定是现代人的模样。
初次读到沈从文的《边城》是在刚刚来到湖南的时候,听说了湘西世界,更对沈从文笔下的湘西世界早有耳闻。如果说我之前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那么我的生命是荒野,是长河落日圆,但我读了沈从文的《边城》之后,隐约觉得湘西人是青山秀水,潦倒新停浊酒杯。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爱与憎,或许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而在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是带着一种最原始最淳朴的简单的爱憎,甚至是在寂寞中滋生对人事爱憎的一种期待。即使是沈从文经常会写到的妓女形象,也永远带着浑厚 淳朴的色彩——他们的
生活虽同一般社会疏远,但是眼泪与欢乐,在一种爱憎得失间,揉进了这些人的生活里,也便同另外一片土地另外一些年轻生命相似,整个身心为那点爱憎所浸透,见寒作热,忘了一切。 湘西世界的淳朴是在于一切都很简单,即使是一种为外人所诟病的一种复杂的身份角色,在湘西,也仅仅是被简单的不是爱就是憎的情感所支配。
《边城》中湘西世界的爱憎分明更多的是体现在故事的主线上——翠翠与爷爷,和翠翠与天保、傩送之间的爱与憎。从小和爷爷一起长大的翠翠保持着对人事最单纯的看法,少女的心思也是因为随着年岁的增长而自然拥有的情感,就是因为一个单纯而又美好的花季少女,天保大老和傩送二老同时爱上了这个简单淳朴的女孩,但是少女的心思总是先成于心而后出于嘴,少女的羞涩让翠翠一直没有正面表达出
喜欢傩送的心理。而就是在两个人公平竞争的情况下,天保大老打算放弃于是在外出的过程中出了意外,而傩送也因为哥哥的死对翠翠一家蒙上了拂不去的阴影,使二老对翠翠的爱中不得以掺杂着一种挥之不去的憎。爷爷也因为翠翠的婚事没了着落而憋闷着离世,于是这世上只剩下15岁的翠翠来单薄的面对人事爱憎。湘西人的爱与憎是 直截了当的,是分明的,爱就是爱了,憎也是纯粹的憎。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所以其实说起来《边城》的故事,就是一场爱与憎的搏斗,不管最后谁输谁赢,也只是被边城中最引以为傲的淳朴的爱憎知情,所控制,最后将一个少女留在原地。
但所幸的是《边城》中的人无论如何拥有着爱与憎的权利,而在光怪陆离的现实世界中,爱与恨都见得太多,人们随意的提起爱,又匆忙的就恨了起来,一切都信手拈来而缺了那一份单纯的真挚,爱爱恨恨见得太多了,反而不
知道如何去爱如何去恨,爱的退却恨的麻木,是现代人的通病。所以爱啊憎啊,现代人都不肯提了。
所以这可能就是沈从文想要传达给现代人的思考吧,为什么时代在进步人的情感却在慢慢退化?
或许所有人都应该回到边城里去。
提示:如果您觉得本文不错,请点击分享给您的好友!谢谢
本文标题:《边城》的爱与憎
【《边城》的爱与憎】相关文章: